我一直认为切割牛肉有几个各自独美的框架和配套的烹饪体系,且互不干涉,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思维竟如此被框住,值得记一笔。以下。
绞肉之外,牛肉切割系统大概有以下六种:
集市肉摊的牛肉:屠宰好的牛被分割成四块挂在肉钩子上,客人想买哪个部位就按照部位和重量割一团;例外是腱子肉,按个卖、不分割。家庭烹饪方法主要是炒和炖煮两大类。
美国超市的牛肉:腿部之外,牛身一般分为8大区(也有9/10/11区的细分),每个区有固定的切割范式。牛肉柜台摆着按部位分割好的、不同形状、不同厚度、有着具体烹饪指引的牛排、牛肉碎,且都是可直接烹饪的尺寸。主要烹饪方法是煎、烤,其次是煮,最次是炒。
中式烤串店:大致是两厘米见方的牛肉粒。
日韩烤肉店:不超过一厘米厚的牛肉厚片,配不同酱料。
一般火锅店的牛肉:牛肉经过排酸处理后切薄并将肥肉和瘦肉分层叠加压实冷冻后,切成毫米左右的超薄片,为肥牛卷。
特殊火锅店/潮汕牛肉锅店的牛肉:鲜活牛现宰、按部位鲜切。通常将牛肉分为匙柄、吊龙、牛舌、嫩肉、雪花(脖仁)、肥牛(肥胼)、三花趾(前腿)、五花趾(后腿)、胸口油(胸口朥)等。每一部位的肉,都有不同的薄厚标准。
每次想自己在家做牛肉的时候,我默认参考系统1/系统2。在国内就按系统1买、按系统1烹饪,卤制比较少改刀。在美国就按系统2买、按系统2烹饪,烹饪前完全不用改刀。家庭食谱里偶尔加入系统4——夏天户外烧烤可以买韩国超市的现成肉片,以及系统5——自己打火锅可去中国超市买现成的肉卷,均不需要再次动刀加工。如果是其他的牛肉吃法,就去店里消费(尤其是系统3和系统6,且众所周知系统6只能在广东吃到),也不需要自己动刀。各个系统有各自的烹饪体系、互不干涉。
前阵子有广东朋友约着来家煮火锅,但又想吃质量好点的新鲜牛肉。大家临时头脑风暴,有没有可能把美国超市(系统2)的牛肉map(映射)到系统6?
实践证明,完全可以,且让烹饪效率极大提高,还极其适合一人食。
比如rib eye(或者sirlion还有tenderlion),系统2的经典部位,美国超市/肉店常见分割好的适合煎牛排的尺寸,一块略多于一磅。按系统2烹饪,把牛排做得熟度均匀、鲜嫩多汁对厨房厨具厨艺都有很高的要求(比如烟雾报警器和肉都很容易搞糟)。
同样的肉,其实可以换成系统6——家庭普通刀具就能把牛排肉分割,再切成两毫米的厚度,用系统5或系统6的汤底把肉烫熟,配上自己喜欢的酱料,简单明了、失误空间极小,也不会触发烟雾报警器。
比如无骨牛肋排肉,Whole Foods分割好的每条肋排肉在一磅以内。系统2的做法是整条煎或者烤,稍微跨界的做法是系统1、整条清炖,都需要较长的烹饪时间、严格的火候控制及复杂的香料制备。而且一旦做了,必须一顿吃完(复热会很难吃),这样就对一人食格外不友好。
如果换一个思路,使用系统3的改刀思路,将其切指节大小的牛肉粒,一条肉改刀之后变成足够2人份且方便分食的蛋白质来源。再用系统5或者系统6的煮法,一分钟内牛肉粒便可出锅,方便一人食、香嫩又有风味,搭配大量蔬菜和适量主食便是健康一餐。
饮食,自然一人一味(煎炒煮烤都是不同的风味),上述两个例子也不是做菜谱为目的(没有说当前主流框架有大缺陷的意思),仅用以说明,虽然每个框架各自都完善合理,但大胆打破不同框架的界限、重新组合,可以产生不少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Think outside the box。察觉思维定势、摆脱思维定势,与诸位共勉。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