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Clubhouse在为中文互联网最新热词,微信朋友圈求码刷屏,各科技相关的微信群从各个角度剖析热议、求互关,看高的看空的各种公众号文章每天都能看到三五篇,微博上互联网圈大V们都在发表各种使用体验和吐槽。正如某篇公众号文章所说,上次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十年前Google+出来的时候。
我的观点,Clubhouse是迄今为止最真实的线上社交网络,有着“社”和“交”的新平衡,是社交产品的重要里程碑,占尽天时地利。尽管“人和”与否有很多未知,我仍很看好这其中的想象空间。
先说地利。
迄今为止的互联网社交产品,其生命力在于人们能够比实际生活更大的人群面前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媒介展示自己生活或观点的瞬间切片,以满足归属感和尊严需求,甚至是自我实现(比如网红、大V)。这样的瞬间切片积累起来,有时间线却没有“时间”感,每个人都在互联网上生成了一个与线下脱节的静态平面人像,即所谓“人设”。人设仿佛面具,跟本人现实中的五官贴不贴合是很难讲的,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贴合,这也决定了这些社交产品,更多在“社”而非“交”。
在线下的真实人际生活,“社”是有上限的,“交”则占据着我们生活的中心。这些日常以“交”为主的信息占据了我们大脑非常高的“带宽”,有着日常的重复模式,因此催生了对更多同类的“社”和更高质量的“交”的需求,线上社交网络恰恰是在这一领域锦上添花,在日常常规之锦上通过互联网拓展“社”的边界来添加远方之花——而互联网并未从本质上提升“交”,线上“交”依旧是匮乏的,人们的“交”仍旧在线下。
Clubhouse相对于其他社交产品的本质提升,在于“交”。它基于手机号和实名,通过暴露自己follow的人所在的聊天室(即实时线上“位置”)以及极低的时间commitment和心理成本,第一次让人们的线下网络流动起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和朋友的位置,流入一个可能感兴趣的聊天房间,而且可以随时“安静离开”、流入下一个房间,甚至反复横跳,全凭自己心意。因为这样的透明性,也因为兴趣点的难以伪装,人们的线上选择被朋友立刻看到,Clubhouse极大地增加了人在虚拟网络中的立体感。
立体感的另一个来源,是实时声音。人们的声线,表达语气,发言的内容以及实时的组织,都极难伪装修饰,实时传递着丰富的、人脑最熟悉不过的信号,人们在线上不再是一个静态面具,而在交谈中产生近乎线下的体验,有血有肉有真实情感,与传统的社交产品(包括视频直播以及播客podcast)相比是划时代的。
Clubhouse与其他社交产品相比,从一个维度极大地限制了“社”的范围。用户的可见范围,严格受限于自己的兴趣以及所follow的人的“位置”,极大地弱化了互联网的“搜索”发现属性。用户的参与范围,严格限制在一个聊天房间,无法同时出现在两个“位置”。这种种克制,从某种程度上复制了人们的真实社会生活——我们的日常,时刻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是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里,人们与朋友一起在某个夜晚从一个酒吧去到另一个酒吧,不断与陌生人结识,也仍然逃脱不了这些时空限制——你可能不在任何一个酒吧,但是不可能同时在两个酒吧,隔壁也不行。
Clubhouse还另外一个维度拓展了“社”,真正靠近了真实世界的运转——地球是个球,一个地方的太阳落下了,另一个地方的太阳正在升起,聊天室得以实现24X7不间断运转,即使人来人往,却因空间和时间而真实持续Live着。这让我联想到那个哲学问题:当一艘船的零部件被不停地替换,替换成什么程度时变成一艘新船?又或者,人体的细胞不断衰老、更新,长年累月下来我们还是同一个人吗?而一个酒吧(或者club),虽然人来人往,酒保DJ也有更替,但它日复一日一直在那里,氛围也一直在。
Clubhouse的“社”与“交”结合,极大地加速了个人网络的扩张。一方面,当用户进入一个聊天室,可以通过点击感兴趣的发言者(或者听众)的头像来进一步判断兴趣程度、快速拓展follow列表。这像极了我们线下的聚会。我们因为同时、熟人或者朋友参与到某个聚会,在聚会上发现一些潜在的新朋友,朋友圈子借此得到扩展。
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认为,世界上任意两个互相不认识的人只需要通过很少几个人就可以联系起来(注:6这个数字并不是被确切证明的数字,而是个未经证实的猜测)。因为时间和空间所限,我们的线下社交圈子严重依赖工作、居住空间、熟人交往活动,很难达到6层。而Clubhouse,让通过朋友认识新朋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达到6层也只需要6次点击,并因为实时声音信息的真实与丰富性而形成更深入的认识,并不再限于充满后期编辑的静态面具式生活展示。
比较Clubhouse与其他互联网社交产品,大概是乐队Live秀与家庭相册的差别。Clubhouse在现有互联网社交产品领域形成革命性突破,是为地利——限制既有形式的“社”,增加“社”的时间维度,并根本上改变了既有“交”的匮乏,人际关系真正地在网络中流动并深入起来。我看好这样的流动的力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