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helsea 宫师姐

9号分享:从电子系到年薪百万的品牌经理

分享时间:2023年3月

分享者经历:2007高考 -> 电子系 -> 互联网公司品牌经理

她说:“作为踩到时代红利做到年薪百万的人,纵使没有明确的热爱和理想,只要做好当下的自己,未来一定会前进。” “如果你不是那种一定有灯塔的人,你只要往前走,你方向就是对的。”



读者预期管理:

  1. 录音都已征得分享者同意,目前都是拿手机录制的,没有专业设备和环境,音频质量一般;有些采访根据受访人的偏好只会放出文字版本;

  2. 我目前没有音频剪辑的能力,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音频都是一刀未剪、原样输出;后续有多一点时间再考虑优化采访形式;

  3. 我是第一次做采访,没有什么采访技术,普通话也一般;

  4. 每个人面对采访(尤其是电话采访)录音时的紧张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分享的舒适度、以及回答的颗粒度也会不一样;

  5. 每位分享者的态度、观点都仅仅代表他们自己在当下的状态,是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回顾自己在一些人生节点的选择,并选择了分享出来。请尊重他们的个体经历,就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个体经历一样。



采访录音原文


宫师姐:好,录音开始了。我们先简单做个自我介绍。

分享者:就叫y,高三是2007年毕业,理科,而且是单一的物理。高三在广东的河源市,现在在广州,现在的职业是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品牌经理。


宫师姐:你现在的工作还有生活,能不能简单分享一下生活方式,还有大概的感受?

分享者:现在的话基本上就是一份主业,加上一个妈妈的职业,其实泾渭分明,周中基本上8点出门晚8点到家,周末的话基本上就是一整天无休,所以其实妈妈这部分还蛮忙的。


宫师姐:你感觉压力什么的怎么样?

分享者:如果是职场的压力的话,因为品牌经理工种是有比较强的那种项目修罗场跟项目间隙期的,对在项目比较紧凑的一个时间段内的话,它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另一点这份工作它串联上下游,而且是个花钱的部门,所以相对来说你对你所做的事情要负的责任也还是蛮大的,加上上下游串联的话,很多事情不仅考验你现有的一个专业能力,来考验你整体的一个项目管理,以及人际资源人人力资源打通的这种能力。

这种事情会在一个时间内集中去爆发,而且总的来说它是没有一个解法的,就是工种的工作节奏,它就决定了它是一定会循环往复的。


宫师姐:我们把职业先放一放,先想一想高三。你高三的时候什么样子,有没有什么特别鲜活的记忆?

分享者:高三特别鲜活的记忆可能都比较散点,因为过的时间比较长了,所以我也就散点的讲。先说学业部分。学业部分的话,我自己也算是有自己的一套学习和复习的方式,大概周期性的会去复盘自己、对标当时的考试高考需要用到的东西当中,自己每一个模块到底掌握到是一个什么样的进程,剩下多少的时间,再安排到每个月每周每天要完成的一个具体任务是怎么样,阶段性的去复盘完成情况怎么样,这是在学习计划这一块。


但是当时的一个成绩的状态的话,属于一个波动型的,而且既波动又稳定,就是很稳定的波动,这次高下次低,这次高下次低,比如说排名在十几到几十,导致当时老师都比较崩溃,就觉得说希望你高考是踩在了一个高点。但是好在波动性在高考前一段时间,已经稳定在比较高的地方。


宫师姐:真不错。

分享者:这是学习,但是其实高三我还在谈恋爱。

宫师姐:有没有特别好玩的事情,你愿意分享吗?

分享者:高三谈恋爱的话是因为距离也比较近,因为同班加上当时也是“地下”,所以其实特别鲜明的记忆倒没有,除了一些两个人之间的冲突点可能会有一点记忆,其他的就没什么。


宫师姐:高三结束,你是怎么选的大学选的专业?

分享者:高三选的大学,其实如果现在回顾选大学跟选专业这两件事情的话,当时的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多深入的思考,也没有太多主动去寻找任何信息,所以基本上就是非常粗放的。因为当时还是一本手册,一本报志愿的书,而且有的信息条目非常少,比如说学校,专业名称非常简单的介绍,当时真的就是凭感觉,甚至非常的可笑。当时我觉得自己想要去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其实计算机那个时候也算是比较新且热门的,但是我当时又想着说,看到电子类专业。


宫师姐:为什么报电子类专业?

分享者:因为在这个专业的介绍里面,既覆盖了硬件又覆盖了软件,当时觉得这样,既然我要往这个方向走,我为什么不软硬件都覆盖?就是非常简单的、比较功利性的想法去选了电子。但事实上如果说以我现在这样视角,觉得我想要去的领域其实还是更偏计算机一些,更偏软件一些,但是当时就是这么的随意。


宫师姐:所以其实你是选择了读电子。

分享者:我读电子是因为他说他软硬件都覆盖,我想着说既然要学软件,这个专业好像能够更多学一点,但是其实当时也没有考虑到说你对软件学习的深度,或者说一些专业方向具体的差异性在哪里,也没有去考虑到说不同的学校专业可能名字一样,但学的课程它并不一样,其实没有考虑到这种颗粒度,虽然我觉得就算是这种颗粒度,对现在来说也不算是细致的。


宫师姐:你后来进了大学之后,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跟你高中时候想象的有不一样的吗?

分享者:大学部分一样,可能部分不一样,其实大学之前很多人都会被忽悠一下,就是说你上了大学就好了,就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但事实上就是说这个轻松与否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事实上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前两年我相对是选择了轻松的路径,但是后来觉得说不管是内部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还是面临你快要就业的压力,让我觉得说大学也不能这样。


无论如何当时也找了一个路径,想要去证明一下自己,可能找的方式也很学生思维。当时就想说无论如何大学要拿一下奖学金,所以大三的时候就选了一个最hard的模式,因为大三的时候专业课最多也最难的时候,但还是挑战成功了。


如果说这件事情你虽然说是学生思维,但它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纵向的作用,就是想着说还是给了自己一定的信心,这个信心就叫做说,当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还是能够做下来的。在往后的人生当中,你拿点奖学金这件事情没什么意义,但是事实上你对自己有自信这件事情是比较重要的。


宫师姐:真好,所以大学毕业之后你有选择读研吗?当时是怎么选择?

分享者:当时没有选择读研,其实是也进行了比较简单的思考,但是现在回顾思考虽然简单,但是大方向并没有什么问题。首先我会认为说因为我家父母年纪比较大,我不是第一个小孩,他们年纪比较大,所以我去不去读研究生这件事情,于父母的付出而言,我是要非常直接的去思考一个性价比的问题的。


当时就会思考读研路径,大方向来说,一个就是在国内,在国内的话,我会觉得说经过大学的4年的一个学习,也稍稍长了一些见闻之后,我觉得如果我还在国内,除非第一条我真的是一个科研型的人物,但我觉得我不是。如果是在国内念一个研究生,我不太相信自己在研究生期间能够发挥出特别大的一个钻研精神。我在国内读研究生跟我读了本科之后,觉得没有特别大的差异,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条路就是出国的话,我认为父母年纪比较大,投入产出比非常的确定。所以我特别的就很早就明确了,我应该是不会考研,所以纵使是在我1个宿舍4个人3个人都选择读研究生的情况下,我是没有读的,也没有太多的纠结跟内耗。


宫师姐:所以你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分享者:叫产品文档工程师。但事实上我是奔着产品经理也是当时比较热门的一个岗位去面的。但是回顾一下,当时因为产品经理都非常的流行“群面”这种东西,但群面真的就是我基本上都fail的,单面我基本上都能过去,所以没有进入到这个职业,但现在想想好像也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非要群面,当然这个就过掉了。产品文档工程师其实说白了给一个产品写说明书,我非常迅速地就意识到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意思,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在公司内部寻找到了机会,去让这件事情变得更有意义一点。


宫师姐:所以你是怎么转到目前所做的品牌经理这方面的工作的呢?

分享者:其实跟刚刚说的转变是有关系的,因为我觉得说你写纸质的文档是没有人会看的,尤其是你写的是一个软件的说明书,一个软件你最好的说明书就是你让他上手玩,他玩会了,直接给他上手是他最好的说明书。


如果你实在想要让他提前了解你产品的优势或者是能力的话,你就要给他一个更好的说明范本,我当时就说你还不如做视频,老板上司也非常的直接说:“你就做。”因为当时公司当时所在部门组织架构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其实在那个阶段,现在回头看可能我的mentor他其实也并没有说非要我怎么样或非要我不怎么样,大家都在一个摸索的阶段,而且因为当时收入也不太高,所以他可能觉得说新人你有想要尝试的方向,他是能够容忍你在公司,比如说花两个月的时间去学视频制作这件事,我也顶着巨大的孤独把这个做下来了。真的没有人跟你商量你自己在那学,而且你每天好像是你没有一个具体的产出,你就在学东西两个月。


宫师姐:这样看其实后面收获还是对得起当年的这种投入还有孤独的。

分享者:当时也算神经比较大条,也没有特别的深度的去理解到职场真相是什么。你放现在你可能一个星期周报也没有明确的进展,可以理解,但两个星期没有明确的进展,就有点危机,等到一个月月报的时候,你没有明确的进展,你就一定是存在问题的。


但当时你刚刚步入职场,而且就是真的学校教的跟职场完全没有关系,学校不会教你什么叫职场,也不会教你这些内容。当时确实是神经比较大条,你就学,虽然孤独,但是压力是混沌的,你不理解你为什么会有一种心理压力,你这两个月没有产出是有危机的,没有这种感觉。所以当时你说能坚持下来,也有可能是无知者无畏。


宫师姐:所以这样看的话,其实从你选大学选专业一直到工作里面的探索,不是特别的直线,你这样回头看的话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点你会想要改变一下,或者是说如果有时光机的话,你会对小时候的自己说点什么吗?比如说高三大学的时候。

分享者:我觉得这里可能还是有一件事情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我没有特别一定要对自己那时候说什么话的一个点,是因为我现在就算回过头去看,或者甚至看我现在自己我不是那种有特别明确目标,或者是有特别深度热爱的。


可以看出,比如说我是选大学选专业,选工作或者工作中一些分叉路径,我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时刻。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说你无论去到哪,当你没有明确热爱的时候,就是你无论去到哪,你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他一定会带着你往前走。因为你不是那种一定有灯塔的人,你只要往前走,你方向就是对的。如果你是有明确灯塔的人,你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努力的话,你有可能越努力越错,但是如果你不是的话,你往前走就行。不用太焦虑。


宫师姐:谢谢你分享这么多,我录音就先录到这里。



录音采访结束


宫师姐:我的目标是在今年高考前采访50位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记录下他们高三以及大学前后做出的那些选择,并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专业和职业,以求得到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独立人生故事数据集。我希望这样的一个数据集能够帮正在小镇做题的高三生们拓展一些对未来大千世界的想象空间。


我不希望的,是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故事加工,或者做关于特定选择的倡导甚至自以为是的建议——高三生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对这些未加工的个人故事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多样收获,他们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如果你愿意加入分享、回顾自己的人生选择,欢迎你通过邮件联系我:share.with.gong@gmail.com

4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切牛肉的固有体系和全新思路

我一直认为切割牛肉有几个各自独美的框架和配套的烹饪体系,且互不干涉,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思维竟如此被框住,值得记一笔。以下。 绞肉之外,牛肉切割系统大概有以下六种: 集市肉摊的牛肉:屠宰好的牛被分割成四块挂在肉钩子上,客人想买哪个部位就按照部位和重量割一团;例外是腱子肉,按个...

成年了,这108题你会做了吗?

在变成(中国)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之后,好像人们就要立刻从身心各方面变成"成年人"来做事。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学习练习的成长过程,但是一般学校教育从来不包含这些(不知道大城市的那些名校初高中会不会好些)。学校教育之外,很多人也得不到系统性学习练习这些成年人“知识点”的机会或者资源...

72天访谈72人:高考后以及大学后,他们走了什么样的个人道路、长成了什么样的大人?

写在前面 从时间和社会维度来看,高考对很多人都是一个人生节点(当然,也有很多学子选择了职业教育,见《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访上海市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姜教授、谈国内职业教育体系》),无论高考后如何做选择,我们都一脚踏入成年世界。时间滚滚向前,高考之后,我们不再有规整的集体学习生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