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59号分享:后疫情时代的大五在读医学生,准备规培、就业求稳、预期读博

​分享时间:2023年5月

分享者经历: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的山东理科生,叛逆心理、不想顺父母意愿学医 -> 高考成绩不够理想,心灰便顺父母意,成为5+3本硕连读的医学生 -> 经历疫情网课一年,大五在读、准备规培

他说:“肯定还是想读博士的。”“因为疫情这三年,感觉工作的话还是以稳定为好。”“希望调整心态。”


读者预期管理:

  1. 录音都已征得分享者同意,目前都是拿手机录制的,没有专业设备和环境,音频质量一般;有些采访根据受访人的偏好只会放出文字版本;

  2. 我目前没有音频剪辑的能力,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音频都是一刀未剪、原样输出;后续有多一点时间再考虑优化采访形式;

  3. 我是第一次做采访,没有什么采访技术,普通话也一般;

  4. 每个人面对采访(尤其是电话采访)录音时的紧张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分享的舒适度、以及回答的颗粒度也会不一样;

  5. 每位分享者的态度、观点都仅仅代表他们自己在当下的状态,是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回顾自己在一些人生节点的选择,并选择了分享出来。请尊重他们的个体经历,就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个体经历一样。


采访录音原文


宫师姐:好,我这边录音开始了。谢谢你过来分享,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分享者:就叫小p吧,高三是2018年,理科,在山东X城。现在的话是在天津,还是学生。当前的生活方式,感觉还是累的时候还是挺累的,也会有一些闲的时候,可能会放松,有时也会找点事干。主要的话还是专注在导师那边的事情。


宫师姐:你现在是在读研究生吗?

分享者:没有,我现在还是本科,我们是5+3,找导师找的会比较早,我们差不多大四开始得在导师那边干活了。


宫师姐:你这个具体是什么专业?

分享者:我是临床医学,我导师方向是骨科学。


宫师姐:5+3是不是那种直博的项目?

分享者:不是,是本硕连读。


宫师姐:这个样子。你有周中周末吗?还是说都差不多?

分享者:感觉差别不是很大,周中因为我们现在实习,其实有的科室也不去,一般都是忙自己的事情。我们那边实习没啥事,就让我们在那里坐着,那些老师们也没空理我们。一般如果管得松的话,可能我们不去都行,会在宿舍干点自己的事情或者怎么着的,所以其实周中周末没什么太大差别。


宫师姐:你能简单讲一下5+3这种项目从第一年到第八年是什么样子的?

分享者:前5年就是本科,5+3是本硕连读,再往上还有那种8年制的本博连读。本博连读的话我觉得应该会更厉害一些,但是我们只是本硕连读。我们本科阶段的培养要求应该是要比5年制要高一些的,比如说我们之前考试试卷也都是纯英文试卷,挂科率也会高一些,但是好处就是不用考研。一般5年制的同学还得拿出来半年多的时间来专门准备考研这个事情。我们在他们考研之前基本上就已经找好导师了,开始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或者是看文章,或者帮忙干活啥的。


宫师姐:你们选科室以及选导师是在什么时候做的?

分享者:一般是大四上学期开始选择导师,早的话有大三选的,晚的话有大五的,也是看个人。不过感觉还是别太晚了,太晚的话可能被人先占了。


宫师姐:原来是这个样子。总结一下你当下的一个学习还有生活节奏的话,你觉得怎么样?

分享者:学习或者生活节奏,反正有事的时候是挺忙的,尤其是我们很多事情需要翘班去做,比如说我们之前帮师兄做手术,一做一天,也没法去实习。轻松的时候,可能自己八九点起来,看看文章或者是干点什么事儿,自己安排时间。我们现在这段时间应该是相对来说算比较自由的了。学业压力现在主要还是导师那边给的,学校基本上没有对我没什么要求了。


宫师姐:你们接下来几年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节奏?

分享者:接下来国内的话临床医学专硕就是规培,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33个月,基本上就贯穿了整个研究生的生涯。如果想得更长远一些,下班之后会去做实验或者是做课题之类的的话,就比较累,因为肯定是得加班的。平常规培其实就挺累,还有很多师兄下午五六点就算比较早的了,晚上做实验的话可能就是得开夜车这种。或者说如果单纯把规培弄完,其实也是可以毕业的,我们的话对毕业其实要求不大,主要把规培弄好就行。


宫师姐:谢谢你分享这么仔细,我们先把这个时间倒一倒。你是18年高考是吧?你当时高三是一个什么节奏?

分享者:高三每天学习,5:30起床去上早自习,晚上10点下晚自习。一般因为我做题比较慢,有时候可能作业会做不太完,或者是想再做点题什么得,一般回家还会再学一会儿。但是基本上11:30就得上床了,如果11:30再不睡的话,第二天早读可能就睡过去那种。


宫师姐:你现在回想的话,高三有没有特别鲜活的一点记忆?

分享者:高三的话感觉没太有。高三时候都挺紧张的感觉。高一高二可能多少还能放松,高三的话就太紧张了。


宫师姐:你后来高考之后是按照什么样子的因素选的大学还有专业?

分享者:按照父母的想法来的。


宫师姐:能具体说一说吗?

分享者:我爸特别想让我学医,我妈也比较支持。我自己一开始不太想学医,可能是因为类似这种叛逆,觉着你们整天跟我说学医好、我就不想学医。结果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成绩不咋好、不太行,就想算了,就听从了我爸的意见。是这个样子。


宫师姐:你们大学里面同学都是在来自哪里?与你自己想象的大学生活有区别吗?

分享者:同学的话其实各个地方都有,但是跟想象的大学生活肯定是有差距。之前不都说大学生活多么丰富多彩,现实可能对于医学生来说会比较匮乏一些。包括我们学校也比较小,像那些社团什么的建设得也都不太行,大学生活感觉跟那些综合性大学比起来应该是匮乏挺多的。


宫师姐:你这个观察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分享者:因为有一些朋友他们学校都挺好的,这个活动那个活动很多,当然,主要是指的是疫情之前那段时间。包括好像还请什么乐队去学校里面演出之类的这样的,还挺好。但是我们的话感觉好像那段时间还是都在忙着学习。


宫师姐:你提到这个疫情,就是你们疫情前后的一个大学节奏有什么变化?

分享者:疫情之前的话就比较紧张,我们医学基本上每天满课,一直从早上8点上到下午五六点这样子,但反正比起高中来是好多了。那段时间总的来说其实高考的洗礼还是存在一点的,所以当时其实感觉还好,至少跟高中比起来也没觉得有多么苦。疫情之后的话,我们以网课为主了,肯定是会懈怠一些,而且确实感觉老师们在网课也不怎么用心。


宫师姐:你们网课是上了多久?

分享者:挺长时间的。反正一有点事儿就开始上网课。后来我们大三下学期、大四需要有见习,因为疫情也基本上没怎么去,也不让去。后来实习也是因为疫情停过一段时间。感觉其实疫情影响还是蛮大的


宫师姐:这样听上去确实是影响还蛮大的,你们这样算起来的话,你这样5年的话,大概上网课多时间比例是?

分享者:感觉至少要有一年的时间。


宫师姐:这个样子。你刚刚提到现在5+3这三年是一个相当于住院医师培训的一个过程,你在这个之后有想象过自己未来职业是做什么吗?

分享者:现在想象的话肯定还是想做医生。因为说白了我们专业不做医生的话,可能做其他的专业就不对口了,优先还是想做医生。


宫师姐:这样回头看的话,其实从高三到现在也是挺波折的。你现在回头看一看,觉得觉得整体怎么样?对于专业这个事情,因为你相当于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你对这件事后悔过吗?

分享者:肯定是也有,因为我感觉学习方面来说我可能是不太适合学这个的,像那些理工科可能会更合适一些。这种背的特别多的学科还是会不太适应。但是后来因为疫情这三年,感觉工作的话还是以稳定为好,所以我感觉从医好像也还行。如果以后能找到工作的话,还算好吧应该。现在国内都是疯了一样去挤编制,所以其实就业这方面整体还是比较追求稳定一些,求稳。


宫师姐:要是有个时光机的话,你会想要对高中或者是之前一点的自己说点什么吗?

分享者:可能会希望调整心态。我就感觉自己其实高三心态挺不稳定的,这个肯定对自己高考也造成了一些影响。其他的也没有了,因为感觉高三好像除了学习也还是学习,所以只能给提点这方面的意见。


宫师姐:5年之后的你呢?

分享者:5年之后,如果顺利的话,我觉得我应该要准备博士毕业。


宫师姐:所以未来是想要读博?

分享者:比较顺利的情况下,是的。我们医学生肯定还是想读博士的,不读博士的话以后就业会很受影响。


宫师姐:你对于选择这个事情本身你是怎么看的?

分享者:选择还是要看自己想要什么,比如说我们是大四上学期找导师,那个时候其实我们还在上课,课程压力也蛮大的。我的话可能会因为要去老师那边帮忙,就是俗称的“刷脸”、给TA留下一个好印象,所以肯定是对学习会有不小影响的,也挺耽误时间的。我的话可能想得比较功利一些,想发文章,就得靠导师,说白了还是TA要给你课题或者给你一个什么方向,或者至少给你一些指导。当时就想着我跟在导师面前刷一刷存在,他有什么机会能想到我。感觉我个人的话选择的驱动主要还是比较功利性。


宫师姐:你当时在那么多科室里面选骨科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享者:男生感觉还是学外科的比较多。我们这边外科比较热门的就是骨科、泌尿外科还有普外科。普外科的话觉着太累了,不太想干,就在泌尿和骨科里面选了一个。我其实有一部分还是根据导师来的。我之前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学长,他们也是找的这位导师,比较有能力,人品也好,虽然对学生可能会凶一些,但是对学生挺负责任。


宫师姐:这个样子。挺好的,好,我就先录到这里,谢谢你分享。


录音采访结束


宫师姐:我的目标是在今年高考前采访50位(已经超额完成啦)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记录下他们高三以及大学前后做出的那些选择,并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专业和职业,以求得到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独立人生故事数据集。我希望这样的一个数据集能够帮正在小镇做题的高三生们拓展一些对未来大千世界的想象空间。


我不希望的,是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故事加工,或者做关于特定选择的倡导甚至自以为是的建议——高三生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对这些未加工的个人故事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多样收获,他们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如果你有共鸣,欢迎转发文章到你的朋友圈子。关注公众号“撞墙笔记”,私信宫师姐、分享你的读后感。

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切牛肉的固有体系和全新思路

我一直认为切割牛肉有几个各自独美的框架和配套的烹饪体系,且互不干涉,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思维竟如此被框住,值得记一笔。以下。 绞肉之外,牛肉切割系统大概有以下六种: 集市肉摊的牛肉:屠宰好的牛被分割成四块挂在肉钩子上,客人想买哪个部位就按照部位和重量割一团;例外是腱子肉,按个...

成年了,这108题你会做了吗?

在变成(中国)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之后,好像人们就要立刻从身心各方面变成"成年人"来做事。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学习练习的成长过程,但是一般学校教育从来不包含这些(不知道大城市的那些名校初高中会不会好些)。学校教育之外,很多人也得不到系统性学习练习这些成年人“知识点”的机会或者资源...

72天访谈72人:高考后以及大学后,他们走了什么样的个人道路、长成了什么样的大人?

写在前面 从时间和社会维度来看,高考对很多人都是一个人生节点(当然,也有很多学子选择了职业教育,见《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访上海市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姜教授、谈国内职业教育体系》),无论高考后如何做选择,我们都一脚踏入成年世界。时间滚滚向前,高考之后,我们不再有规整的集体学习生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