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号分享:从学霸生物学博士到云技术项目经理

分享时间:2023年3月

分享者经历:快乐学霸的高三,高度竞争的大学,顺利的博士生涯,在工业界柳暗花明,发现符合自己需求的行业和岗位

她说:“天生的危机意识会让我一直在想5年之后我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我现在开始看的话我应该怎么去从现在开始往前面走3年5年,10年太远、不看,但是5年是很可以考虑的。”


读者预期管理:

  1. 录音都已征得分享者同意,目前都是拿手机录制的,没有专业设备和环境,音频质量一般;有些采访根据受访人的偏好只会放出文字版本;

  2. 我目前没有音频剪辑的能力,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音频都是一刀未剪、原样输出;后续有多一点时间再考虑优化采访形式;

  3. 我是第一次做采访,没有什么采访技术,普通话也一般;

  4. 每个人面对采访(尤其是电话采访)录音时的紧张程度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分享的舒适度、以及回答的颗粒度也会不一样;

  5. 每位分享者的态度、观点都仅仅代表TA们自己在当下的状态,是TA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回顾自己在一些人生节点的选择,并选择了分享出来。请尊重TA们的个体经历,就像你希望别人尊重你的个体经历一样。



采访录音原文


宫师姐:好,录音开始了,好,谢谢你接受采访。先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分享者:你好,我是96年高三毕业,然后进入大学,一直都是理科,但是我的成绩非常均匀分布,理科都是均匀的强,但是不是最强,然后文科也可以,英语和语文也是很厉害,高三所在城市是湖北,现在在美国西海岸的一座高科技城,以高科技为主体工作的一个城市,目前是在美国一个高科技大厂做技术项目经理。


宫师姐:你能不能简单分享一下当下的一些工作生活方式,还有工作感受什么的?

分享者:当下生活方式和感受以及工作方面的就是因为是在高科技大厂,然后是在服务云行业Cloud,所以工作的节奏是非常快的,因为business是有它的一个周期的。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也好,甚至一个行业里面的细分的部分也好,都是它一个生命的周期的。那么作为云这个行业,它目前还是处在一个非常原始初期的阶段,所以你可以想象在初期发展的一个新的行业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在跑马圈地。我们知道亚马逊的AWS是和微软的Azure是两大头牌,然后Google的云是第三块,基本上世界上这三家就瓜分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云端市场——我是指在中国以外的,中国以内情况是不一样的,咱们就不细说。所以在因为这个行业其实还是属于一个上升阶段,跑马圈地的时候,大家都会拼命的要去再快一点,所以工作时长也是非常的长的,我觉得是比其他的一些更成熟的 business,它要更累一些。


其实具体状态也看每一段每一个时期,比如说项目的开始做项目,还是在项目也快收尾,然后也跟组也有关系,所以也不能说一概而论的说都是很长时间,或者说每个星期都是六七十个小时,也没有到这个程度。但是总体来讲的话是属于一个会比较忙,比传统行业比非Tech的传统行业可能是要忙很多。


压力也是很大,因为你要比别人更快, AWS当然是说要比微软更快,微软需要比Google更快,那Google需要比另外两家更快,所以压力是很大的,但是因为它一个上升期机会也是很多,我觉得这个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点。


宫师姐:好,谢谢您分享。我们先把这个时间往前推一推,你当年高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到现在还特别鲜活的那种记忆点?

分享者:有,我的高中我觉得是我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就是很开心。


宫师姐:真好。

分享者:我觉得高中是最美好的一个时候,高中的时候我们这个是小城市出来的,小城市里面我是属于那种Top的,成绩是一方面,然后也有一点才艺,所以是属于比较光鲜的一个时候。上大学以后,大家都很厉害,你会意识到说我小城市的Top到大学只是一个中等的中游水平,会有一个很大的落差,认知上的落差。然后你从小地方去一个大城市,你也会在生活阅历上面也有一个落差,所以学业上的落差和生活阅历上的落差和才艺上的落差就是各方面被降维打击那种感觉,我们的本科是竞争非常激烈的。


现在回头看的话觉得高中是最sweet,大家比较close,同学之间又学又玩又比较纯粹的那种感情,我觉得那个时候没有没有说像后来进入社会以后那种一直在compete compete compete那种那种感觉,只是大家就说ok这个人成绩好,那个人成绩就ok,另外一个人成绩更差一些,但是大家还是相互比较支持,比较帮助,没有很多的那种额外的压力。我觉得还是挺好,特别美好的一段时间,包括到现在一说起高中同学觉得特别的想再去见一见。


宫师姐:听上去你是从一个小地方到了大城市读大学,你当时选大学选专业是怎么选的?

分享者:当时选专业是因为不是很了解到底哪个专业将来是干什么,一个是太小,另外一个是也没有什么很多信息,都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当时我们那个时候还在说21世纪是生命工程的世界,我妈妈有一个朋友,她的先生是在生物这个行业,所以他就一直劝我去念生物,所以选专业这个是我父亲就我爸爸给我定了一个基调,给我安排好了人生的目标。


先学生物,然后去美国,因为生物好出国,所以去美国拿一个学位再回国去做教授,做学术。这是我爸爸给我规划了一个蓝图,就是把我后半辈子二三十年基本上都在一天之内给我全部都描绘出来了。然后当时我是一个特别理想主义的一个人,其实很小就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我也不知道是哪来的,我觉得可能其实有天生的东西在里面,我当时的目标就是说,当时是兰州大学还是什么地方,其实我也没有仔细研究,当时也没有互联网,我只是就觉得我想去念一个环保专业,将来的志向是去沙漠里面去种树。


因为我觉得我们当时的就是环境恶化的很厉害,然后也没有很多的投入在里面,我希望去做环保这一块,然后被父母严格的阻止了,我爸爸说你这个出来种树,自己都养不活。所以基本上我印象特别深,就是高三填志愿之前,我爸爸跟我是大战300回合,大概前后有两三天的时间就一直在讨论这个事情,我的每一个想法都被他打回来。就是说种树是不可能的,做环保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没有经济前途,没有社会前途,在他们看来。我很理想主义,然后就一直吵着吵着,后来就说我退而求其次,我说我就很想帮助,因为我很喜欢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我说我去做医生,因为医生可以帮助很多病人。


我说我去做医生,我去念医学院,然后我爸爸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把我给说服了。他说生物也是半个医学——这个话没错——你通过学生物,你做好一个科研,研发出一种新药,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你做医生你只能一个帮,你做生物的话,你可以一群一群的帮,Millions, billions of people。然后我说这个点好,然后我就被他给说服了,后来就是念生物,去了一个当时很难进的一个program,一路就做下来,因为自己会很commit的,自己一直做下来。


宫师姐:所以其实也就是说你当时自己认可了生物这条路之后,大学以及后来都是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来的。

分享者:Yes and no 是也不是。我认可,是因为我认可我爸爸说的做生物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一跟我的对于职业的一个想法是或对人其实不叫对职业想法,我觉得更多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是更吻合的,所以我就同意去念生物。然后念了项目一进去之后,我就很快意识到我不是很喜欢去做那些纯粹的研究。我从大学开始就很明确的说,我想做的是更多的能够说应被应用化了被实际化了,而不是说真的是在学校里面的发paper那种做纯学术的东西,我很早就意识到就是说我是一个很喜欢看到一些我的工作可以变成一个可以触摸到的一个可以实体化的东西,从大学就一直有了,但是因为我们这个方向它需要去念研究生去念博士,所以从学历角度确实是一步一步的就顺理成章的去拿了一个master,然后又去美国拿了一个PhD。


一路走下来,因为很顺,所以觉得好像就这么一步一步就发生了,因为大家身边人都这样干,我也就这好像一个默认的生活圈子里面就是一个默认的path,我就跟着这条路就走下来了,也很顺利,但其实每一天我都知道,我是不想做学术的,我也不适合做学术,虽然我做得很顺,我PhD博士导师跟我说,你的手很巧,你的脑子也很强,你做学术你会做得很棒,他一直劝我留下来,我说我很早就知道,我说就算打仗也好,我适合去做先锋做前锋,我不想我不能做overall的总领的,然后公司里面我适合做二把手,我不适合做一把手,因为我喜欢去把它实际落地,你知道。那长话短说,没错,这个职业的选择是有一些妥协,但是每一步好像也就是因为太年轻,早期太年轻,也是被别人怎么说这个path怎么走,基本上连那个路走下来,但是每一天我都知道,我就想走这条path,然后我是挑一条说尽量符合我本心的一个方向在里面走。


宫师姐:所以你是拿了生物的博士学位。

分享者:对。我在美国是PhD博士毕业。


宫师姐:你毕业之后是找工作了,是做的什么方向呢?

分享者: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毕业的最后一年我就说我不想做生物,我就跟我导师说的很清楚,我当时很早就在做一些教中国乡村教育的支教,那些志愿者的活动通过我就跟我导师说,我说我希望去念商科,我想拿MBA,所以我最后一年我说因为生物这条路你可以变得非常的风花雪月纸上谈兵,我说我希望能进入一个更加实质的东西里面去,我说念商科可以结合这个,所以我当时就跟他说完去念MBA,所以我最后一年是申请到我们当时 PhD学校的MBA,我已经去上了一节课了其实。


但是机缘巧合,我的导师的一个朋友,他就在生物的工业界,所以那个人他就直接来我们这边要招人,我的导师就说正好这个人要毕业,你把她招过去,面试之后都很满意,所以就直接去拿了一个工作的机会。当时我就想了半天,我斟酌了一下,如果直接念PhD加上MBA没有工作经验出来,MBA出来还是不好找工作。


我如果先去工业界拿经验,然后将来再有机会回去念MBA的话会更好一些,所以我就把MBA给咔嚓掉了,直接PhD毕业之后就去工业界工作了几年。开始做的是药物研发,做那种生物药物的研发,做完之后发现太...太黑了。这个可能太理想主义了,反正我觉得如果不能做这么纯粹的话,如果Science被当做一个爬 corporate ladder的武器、一个手段的话,我觉得还不如回学校去做,我就没有必要在公司里面做,所以后来我就又转慢慢的转到一个更加偏向 manufacturing,生物产品的一个生产和管理方面。


做了几年之后,那个时候我说ok现在不想在生物 industry继续做了,我觉得前途不是特别的好。我一直有一种忧患意识,就是忧患意识是很强的一个人,我一直在看,我不是看我现在这一年或者接下来3年怎么样,我喜欢看行业的趋势,我喜欢看5年10年,所以这个思想是一直存在的。我当时转到做生物的生产管理之后,在美国东北一个很小的地方,做了之后,我父亲又开始跟我说你为什么要换?为什么要再折腾这么安稳的一个工作?


我说你看到的是现在他安稳,但是一旦这个安稳安稳的日子不存在的时候,我后面就很难去再找类似的工作,因为生物这个行业工作机会是非常有限的,可能大家现在都知道。我说我要找一个更有职业的寿命更长的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job family,我觉得后来我就回学校去念了一个master,我就把我全职的工作给辞掉了,辞掉之后高龄回学校去转行念书。


当时转行的时候也研究了很多行业,看哪些行业我觉得是有上升趋势,职业的寿命会比较长的。研究了之后,我又学了一个叫供应链管理,通过那个之后就成功地转行,然后机缘巧合,供应链管理它是符合很多行业的。你可以去传统行业,比如说你卖日化产品,你可以做,你也需要供应链;你卖鞋子,你要Nike,什么匡威这种我们都知道的,这种公司也需要做供应链管理;Tesla这个企业也需要供应链管理。我当时机缘巧合进了一个高科技企业做供应链管理。


做完之后在企业内部转岗,也是我自己的主导思想,就是说我当时做的是在属于是跟电商相关的供应链管理的高科技企业,那么看我说电商已经红海都已经成熟了那个时候。这一块再做下去,好像如果考虑下一步的话,你看5年的话,我觉得电商还是没有太多的机会,我想我说我需要一个更加稳妥的一个赛道,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看重家庭,我个人的家庭情况这个我就不细说了,所以我当时需要的是一个非常稳妥的行业和一个赛道,我想电商不能给我这个,如果电商再看5年的话,我觉得电商会往下走,或者进入饱和状态。


所以我就想要进入一个更加有job security的一个行业,只有上升的行业才能给你很好的机会和job security。我想的是10年之内我要能够有一个很稳的工作,不管是累还是不累,后来我想ok我去云,当时就研究了也选择了很久内部转岗,作为云这个行业,我现在发现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到现在大家都知道,去年开始,美国的高科技开始疯狂地裁员,从前年的疯狂的招人,到去年开始疯狂的裁员,所有的公司和岗位,包括最火的程序员岗位都在收缩,但是当时我在换工作的时候,我是去年年底开始看的,那个时候真正在招的就还有云在招。


有人跟我说你好厉害,在大recession的前提下,你还能够跳槽成功换工作,然后工作还挺好的。是,我自己谦虚说我运气好,但是事实上是什么?事实上是因为,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也是跟我一个一些最知心的朋友聊过,其实是因为我3年前甚至5年前的这样的一个对3年5年的一个规划。如果当初我没有说在电商还很火的时候,我没有说强行转到云这一块的话,那么我今天可能就会大概卡在我之前那份工作上面没有想要这个机会。


所以回到我前面讲的就是说,天生的危机意识会让我一直在想说5年之后我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我现在开始看的话我应该怎么去,后来我从现在开始往前面走3年5年,10年太远、不看,但是5年是很可以考虑的,然后你看行业的趋势你也是能看到的,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但是这个是可以做到的。


宫师姐:谢谢你这么详细的分享,如果有时光机的话,你会想要跟某一个时间点的自己说点什么?

分享者:我觉得挺好的,没有什么要重来的,我觉得。我一直相信就是说everything happens for good reason。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当时那个原因的。时光机再回到过去,你还是会做同样的事情和同样的选择,因为当时的你还是那么的嫩或者是幼稚或者是whatever,所以没有太多。你说有没有遗憾?肯定会有遗憾,但是没有什么是说要再回去补这个东西,我觉得都挺好的,高三的时候我也有过恋爱算是吧,虽然大家都不承认,但是其实也是回头看,美国人说的puppy love,也有很好的朋友,包括一直到现在,也有很好的老师,也有很好的学习的经验,作为所谓的学霸那也是都挺嗨的,我觉得挺好的,没什么没有什么遗憾的。我觉得入大学的头一个学期我觉得有很多culture shock,但是后来也挺好。


宫师姐:挺好,谢谢你分享这么一个状态,谢谢你分享这么多,我录音就先录到这里。

分享者:好。



录音采访结束


宫师姐:我的目标是在今年高考前采访50位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记录下他们高三以及大学前后做出的那些选择,并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专业和职业,以求得到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独立人生故事数据集。我希望这样的一个数据集能够帮正在小镇做题的高三生们拓展一些对未来大千世界的想象空间。


我不希望的,是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故事加工,或者做关于特定选择的倡导甚至自以为是的建议——高三生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对这些未加工的个人故事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多样收获,他们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如果你愿意加入分享、回顾自己的人生选择,欢迎你通过邮件联系我:share.with.gong@gmail.com

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切牛肉的固有体系和全新思路

我一直认为切割牛肉有几个各自独美的框架和配套的烹饪体系,且互不干涉,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思维竟如此被框住,值得记一笔。以下。 绞肉之外,牛肉切割系统大概有以下六种: 集市肉摊的牛肉:屠宰好的牛被分割成四块挂在肉钩子上,客人想买哪个部位就按照部位和重量割一团;例外是腱子肉,按个...

成年了,这108题你会做了吗?

在变成(中国)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之后,好像人们就要立刻从身心各方面变成"成年人"来做事。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学习练习的成长过程,但是一般学校教育从来不包含这些(不知道大城市的那些名校初高中会不会好些)。学校教育之外,很多人也得不到系统性学习练习这些成年人“知识点”的机会或者资源...

72天访谈72人:高考后以及大学后,他们走了什么样的个人道路、长成了什么样的大人?

写在前面 从时间和社会维度来看,高考对很多人都是一个人生节点(当然,也有很多学子选择了职业教育,见《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访上海市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姜教授、谈国内职业教育体系》),无论高考后如何做选择,我们都一脚踏入成年世界。时间滚滚向前,高考之后,我们不再有规整的集体学习生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